这是一个新的视角,也是一个缩影,这里向你展示的是普通烟台人的生活点滴,他们为了生活而努力,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精彩!
胶东在线网站原创栏目——烟台力量
图/文:清风 编辑:荳荳
焦糖时光出品
“蔡小兵来自江苏南通,擅长丝翎檀雕。
为什么要当雕花当匠?
当雕花匠是听了奶奶的话,学一门手艺,做一份太阳晒不着的轻快活。”
良木本天然,匠心去雕琢。
雕花是中式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旧时人家的门楣、屏风、衣柜、床等物件上,总是雕刻着各种别致的图案。那一刀刀刻画出的花样,巧夺天工,栩栩如生,让人不由感叹雕花匠师傅技艺非凡。如今,只有在红木家具上还能看到讲究的雕花,相比机械雕花,手工雕花更显韵味,更具灵性。
蔡小兵来自江苏南通,在他小时候父辈们在生产队给红木家具雕花挣工分,制做的家具销往国外是给国家创汇的。在他十八九岁的时候,开始跟着师傅学习雕花,四年学成后,他也当上了雕花匠。
蔡小兵擅长丝翎檀雕,这是一种仿真雕法。记者在山东枫林红木家具有限公司的雕花车间见到他时,他正凑在灯光下,双手执刀,给一块50见方的柜板雕花。他雕的是一幅花鸟图,鸟的羽毛是最下功夫也最见功底的,要一丝挨着一丝,看似简单,实则一刀下去有深有浅,力度轻重不一。作为一个有二十多年工龄的雕花匠,蔡小兵完全凭着手感下刀。
完成这样一幅雕花至少要花费五天的时间,首先要把图纸贴到板上,不要的部分去掉;然后再打坯,打完坯基本的造型也就完成了;之后就是修光,整理边角修掉毛刺;刮膜是把雕花之外的底板打磨光滑,所用的砂纸从240号直到7000多号,从粗到细打磨得犹如镜面一般;上胶水是把木板上天然的纹理缝隙给填满,看起来光洁如一;磨面也是精修,不仅要把雕花部分磨光滑,还要再精修细节;之后是推鸟的羽毛,一根羽毛上毛梗和羽毛纤毫分明,在灯光的照耀下发出柔和的光。
蔡小兵尤擅雕刻鸟类。在枫林红木工作近两年,他完成的最大的一幅手工雕花作品是一幅挂画,是宋朝崔白的寒雀图,一共有9只麻雀。挂画长两米四,宽24公分,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他有两本画册,收集了历代名家所画的鸟类画,闲时不断揣摩。能把名家字画雕得七不离八,就称得上艺术家了。虽然在江浙一带数得上名号,但蔡小兵没把自己当成艺术家,他觉得距离艺术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他的工作台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工具,足有200多件,仅刀类就有正圆刀、反圆刀、平刀、斜刀、推理刀、三角刀等等,三角刀是推羽毛专用的,他仅三角刀就有15支。
蔡小兵当雕花匠是因为听了奶奶的话,学一门手艺,做一份太阳晒不着的轻快活。如今,这份手艺活没有年轻人愿意学,嫌苦嫌累,蔡小兵说他虽然已经45岁却还是这个行业中的年轻人。“一学四年,跟上大学一样,年轻人吃不了这份苦,就是有几个学的也成不了气侯。”他的言语中带着对这份手艺后继乏人的无奈和惆怅。
来到烟台近两年,闲暇时蔡小兵没有来得及去逛逛这座城市,但他喜欢这里的气侯,不像家乡那样潮湿多雨。对于将来,他没有太多的想象,雕花的工作会一直做下去,直到眼睛花了,手脚不利索了,才会回家。
蔡小兵作品的局部特写
蔡小兵作品的局部特写
蔡小兵作品的局部特写
蔡小兵作品的局部特写
特别鸣谢:
山东枫林红木家具有限公司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魁玉路162号
图片均由市民记者杜钦国提供
烟台人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们寻普通不“平凡”的城乡分子,寻热血奋斗的精英,寻志同道合的人,如果是您,请把您的故事发至我们的邮箱,期待您的来稿:[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胶东在线原创稿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烟台人的一天》系列:
一:平凡的烟台人 不平凡的推拿人生——陈宏杰(图)
二:超市导购员王淑芬:小确幸的生活平凡而有味!(组图)
三:华夏银行烟台分行社区支行经理王怡的一天
四:烟台这哥要红:汽车维修技师王海涛的一天
五:金地物业吕爱军:每天都在"竞走"的工程管家(图)
七:传承"鲁班"匠心 烟台木匠老鲁和小鲁的一天(组图)
九:牙齿“美容师”韩晓鹏
十:文艺女青年与"治愈系萌物"的故事
十一:【重阳节特辑】走进父母的生活 倾听他们的心声
十二:【重阳节特辑】“全职保姆”的一天:老人带娃是个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