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加工中的热轧和冷轧是两种不同的工艺,其生产出的钢材品质和性能也有不同的特点。这两种工艺在价格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是为什么呢?
工艺差异造成品质不同
热轧是钢材经过高温加工,具有一定的塑性,但强度较差,钢材表面有一些火山口和氧化铁皮,需要后续处理。而冷轧则是在室温下压制,形成钢板表面光滑、无火山口和氧化铁皮、强度高的特点。所以,从加工工艺角度看,热轧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冷轧则成本较高。
市场需求不同决定价格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热轧制品一般用于建筑、桥梁、汽车等大型工程中,因此在市场上的需求相对集中,成交量大,价格较为稳定。而冷轧钢板则应用于电子、家电、汽车等领域,虽然在产量上远不及热轧,但其品质较高,而且用途广泛,对于一些需求品质高的领域来说成为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其销售价格自然会相应提高。
原材料差异影响成本
另外,从原材料入手看,冷轧原材料成分相对较高,可塑性差,更昂贵。而热轧的原材料成分相对较低,可塑性较好且成本较低。这也是体现在价格上的一大因素。
钢铁市场波动影响价格
另外,市场价格涨跌也与钢铁市场供需关系紧密相关。市场行情波动不可避免,一般在年度初由于需求比较旺盛,热轧价格较高;而在年底由于库存量低、市场需求降低,价格将会缩水;而冷轧由于与很多高端行业使用有关,其价格相对热轧较为稳定。
行业惯例习惯的影响
从行业惯例习惯看,冷轧钢材质量更加稳定,具有不易出现变形等长处,因此在一些用途严格要求的领域中,比如军事等相关领域,冷轧钢材被认为更加优质,自然成为不可更改的行业的惯例。
环保意识提高增加成本
钢材加工在环保方面受国家政策的越来越重视,环保标准越来越严格,对钢铁厂家来说,增加对环保的先进知识和技术的投入,变得越来越必要。这一方面会加大企业的成本开支,这自然也具有一定的价格影响。
最终,价格贵与热轧和冷轧的差异有关,也跟市场需求、原材料、市场变化、行业习惯、环保方面等因素有关。作为消费者,在购买钢材产品时应权衡各方面因素,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