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高桥大市场:下的厨房,上的厅堂
长沙有个聚宝盆,位于城东二环万家丽旁,占地千亩,唤名:高桥大市场。
我与高桥的第一次交集,起源于一支钢笔,那个时候刚来长沙读书,想用一支钢笔激励自己好好学习。
可那个时候电商还没有发展起来,商品种类少,退货流程繁、假货流通多,于是高桥成为了我的第一选择。
高桥大市场的道路呈“井字型”分布,再加上道路周围的装饰都差不了太多,第一次进来的人,很容易就在里面迷失了方向。
不过所幸我在这里淘到了自己喜欢的钢笔,今天,高桥大市场已经拥有了酒水食品城、服饰家纺城、文体用品城、农副产品城、茶叶茶具城、酒店用品城、医药流通园、现代商贸城八大市场,如果早几年可以这样明明白白地划分,估计那一天我也无需从早跑到晚。
但当时也是真的开心,因为颇有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心态。
第二次与高桥的交集是刚在长沙上班的第一年,需要购置一些年货回家,一位长沙的朋友带着我又去高桥转了一圈。
零售产品也能卖批发价,是我对高桥第二次印象。当时需要买些坚果回家,可同样都是奶油味的碧根果,三家店铺竟然能卖出三种价格,吃出了三种不同的奶油味道。
批发市场的魅力就在于此,就算是同类的产品也能卖出不同的花样,这是传统商超所比拟的不了的。
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要多走一点路,货比三家。
那个时候地铁4号线还没有开通,山姆超市还没有入驻长沙,每年的年货,高桥是我一定要打卡的地方。
而最近一次与高桥的交集是去年9月份的中非经贸博览会。
这一次我有幸见到了来自埃塞俄比亚卡法森林的特色咖啡,来自南非卢茨维尔酒庄的特色窖藏,以及还有来自卢旺达比普通干辣椒还要辣4倍的本地干辣椒。
除此之外,记得当时整个展厅共有37个场馆,按照国家地理位置共划分了5个区域,走一圈就好像逛完了整个非洲。
不难发现,自政府在高桥设立自贸区以来,这个曾经的烟火大市场如今也正在朝着国际大商圈转变。
或许在未来,还会与高桥在新房装修上,产生第四次交集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