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装修价格 >

低碳生活,考察市民环保新风尚「全国政协办公厅」

8月4日下午,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结合今年承办的“建设低碳绿色的城市园区”协商议题,组织了一场“低碳实践案例”的委员分享会,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陈亮主持会议,课题组专家、部分委员出席会议。

左泽方委员作了“光伏一体化建筑”实践案例分享,他结合“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在上海松江、安徽蚌埠和桐城、云南丽江、河北秦皇岛和邯郸等地已建成的“光伏一体化建筑”实例,从其定义、节能减排及美观特性、技术优势、适用场合、成本分析、与传统光伏组建的差异等角度进行了阐述,建议并积极推动在普陀区的示范应用。

郁芳委员作了施耐德电器“零碳企业”实践案例分享,她从施耐德电气作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世界领先企业,100多年来深耕低碳可持续发展,获评2021年度“全球最佳可持续发展企业100强”的Top1开始,深入剖析一个企业低碳发展的四个维度的实践:能源的自动化管理、终端的云管理、由设计建造延伸至运营维护、由分散化管理向集成化转化。对普陀实践提出建议:开展从设计建造至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的能源管理,可视、可管、可控的端到端减碳,安全、高效、可持续的集成化运营。

本次会议特地邀请上届区政协委员、专家吕志慧与本届委员魏仁杰联手分享了“低碳经济:绿色低碳建筑”案例,通过剖析上海以及国内的“绿色低碳建筑”案例,分析高能耗建筑物形成原因,提出绿色低碳建筑设计策略,包括可再生能源和再生资源的利用、建筑结构节能、建筑智能化管理等。找到每一幢建筑低碳建设的因地制宜且合适的综合路径。

随后,委员们就普陀低碳绿色发展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郁芳委员

“在对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中有以下三点经验,一是要对现有建筑采用全面的诊断,了解建筑使用、能源的消耗排放情况,基于全面的耗能、环境监测数据来制定节能方案;二是要掌握现有设备能耗情况,结合低能耗环保设备的更新替代来实现节能增效;三是要搭建智慧能源监测系统,全面监测实时能源消耗情况,形成全生命周期能源管理,在使用过程中继续进行优化。

从绿色建筑实际应用来看,可再生能源本身有一定的不稳定性,需要通过数字化控制系统去监测调节,利用不同类型可再生资源之间的相互补充、能源存储的综合运用等,来达到使用的稳定安全。”

蔡红梅专家

“从低碳园区的打造来说,规划先行很重要,低碳园区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因地制宜去研究实施。在做节能过程中,要考虑跟环境的关系,比如在发电玻璃和风能的应用过程中要对可能产生的光污染和噪声污染进行综合评估。比如应用江水源热泵过程中,在水源不够广阔的情况下,江水循环导致的温度改变势必会对江水源内微生物造成影响。在规划打造低碳园区时需要综合考虑应用可行性、经济效益及环境友好性,以实现安全、高效、可持续。”

何军委员

“在实践中发现,在企业主导的市场行为中推进节能改造存在一定困难。由于低碳绿色建筑建设及改造的一次性投入过大,后期维护成本较高,导致部分建设单位不太愿意采用绿色节能方式。甚至有开发商并不考虑实际节能成效,而仅为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有意选择容易得分、成本较小的建设方案。建议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节能减碳项目激励政策来增进企业建设动力。同时可逐步推进节能减碳强制标准,以加快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应用。”

吕志慧专家

“在低碳园区的规划过程中,不能仅考虑节能减碳单一方面,而需要将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结合起来,进行整体的考量。比如我们在上海地源热泵的应用实践中发现,受水质影响,沉淀物容易堵塞地源热泵,影响使用效果,导致一些设计还只能停留在概念方面。因地制宜是普陀在接下来低碳园区打造中可以多考虑的。”

黄满红专家

“在普陀调研过程中,发现园区可再生能源方面比较单一,目前只有光伏的应用。在接下来的低碳园区打造中,可以多注意探讨挖掘其他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可行性。”

本次委员分享会充分探讨了国内外低碳绿色建筑与园区优秀案例,并为普陀低碳绿色园区打造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推动普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下一步,“建设低碳绿色的城市园区”协商议题将后续举办课题沙龙及协商座谈会,汇报初步课题成果,并进一步征集委员对课题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建言意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菜鸟家装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