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装修价格 >

新时代濮阳精神「濮阳市崛起」

学习贯彻市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系列报道·人才振兴篇

濮阳:让乡土人才“香”起来

乡村振兴,人才是魂。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市积极开展乡村人才引进与培养,为乡村振兴集聚动能注入了充足的人才力量。一大批田园英才“凤还巢”式返乡归田,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大批“土专家”“田博士”脱颖而出……

引才

打好“乡情牌”

清丰县的诸多优惠政策,吸引了叶现增回乡创办了美松爱家家具公司,如今产品远销国外。(图片来自河南日报)

在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的过程中,我市上下注重打好“乡情牌”,各县区、乡镇建立人才信息库,对有资源、有能力、有愿望回乡创业的,实行专人跟踪服务,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政策保障;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典型引领,对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典型、促进返乡创业的先进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

清丰县古城乡前囤上村的叶现增就是被评为濮阳市“返乡创业之星”而接受表彰的其中之一。1999年,叶现增在北京通州创办了北京嘉逸东欣家具有限公司。2014年1月,在政策和乡情的感召下,叶现增回到家乡创办了濮阳市美松爱家家具有限公司。如今,他公司的家具销往全国各地,光是家具专卖店就有160余个,还带动了当地500余人就业。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归来。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返乡下乡创业人员4.7万人,创办市场经营主体4.3万个,带动就业24万余人,我市返乡下乡创业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育才培养 “田博士”

市农业科技专家为台前县清水河乡群众讲解晚秋黄梨管理技术。

为培养更多的“本土能人”,我市坚持市、县联动,吸纳近千名优秀专家人才,组建市、县两级农业科技、医疗卫生、就业创业专家服务团,直接下沉到村。同时,争取了73名省派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成员深入我市乡村开展技术帮扶。

清丰县农业科技服务团专家向食用菌种植农户传授技术。

我市选择发展基础好的乡镇或村落,建立市、县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通过“村庄是教室、村官是教师、现场是教材”的培训模式,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自2015年至今,我市先后在各县区设立职业技能培训基地48个,教学点170余个,全市累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54.21万人次,培育出了一批批“土专家”“田博士”“领头雁”。

用才

“土专家”扛大梁

市就业创业服务团成员为贫困群众开展家政技能培训。

引进人才、培育人才,有力地壮大了人才队伍,但“留得住”才是人才工作的关键。为此,我市为返乡创业的人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多政治上的荣誉,让务农成为有体面的职业,确保乡村本土人才回得来、留得住,形成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爱护人才、服务人才的良好氛围。

为了让大学生村官在乡村发挥积极作用,我市建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鼓励大学生村官将梦想筑在乡村,真心扎根基层。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是乡村振兴战略勾画出的美好前景。随着我市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日渐壮大,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濮阳的乡村必将拥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记者 贺德敬)

来源:濮阳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菜鸟家装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