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餐具等多个领域必不可少的材料,然而近期玻璃行业面临价格大幅下跌的局面,这似乎预示着未来该市场的发展前景可能不是那么乐观。那么,玻璃价格下跌的原因是什么呢?
需求减少
随着COVID-19疫情爆发,世界多数国家纷纷采取了各种措施限制人群聚集,以遏制疫情扩大。这个阶段内建筑、汽车行业等玻璃消费大户需求锐减,拖累了玻璃价格。
产能过剩
在经济数字化和科技方面的增长加速以及新材料的发展冲击下,玻璃行业也在进行调整,产能扩张导致了产能过剩。巨大的生产产能显然超出了市场需求规模,这导致价格出现整体下跌的趋势。此外,过剩的玻璃产品还会导致其他行业产能过剩,从而向下传导将造成玻璃行业后果更大的寒冬。
贸易不确定性
美国公布对进口钢铝产品采取关税政策,随后美国又多次放声要对产品采取贸易壁垒,进一步限制了玻璃在全球交易中的摆脱和发展,市场信心大幅下滑,这也导致玻璃价格在全球市场上整体下跌。
原材料价格波动
波动的原材料价格也是导致玻璃价格下跌的因素之一。沙子、石灰石、硅酸盐等是玻璃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它们的价格波动也会影响玻璃行业的成本和定价。
低价竞争加剧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厂商们不惜降低定价,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厂商对利润与市场份额平衡的关注度过高,常常引发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当然,低价互损的代价是玻璃市场利润率下降,行业自身竞争力的弱化。
环境限制
环保指南越来越严,作为污染源的玻璃制造也难逃打压。对玻璃工业的环境限制以及排放标准的限制也让生产成本上升。
低价竞争、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都在让玻璃价格持续下跌。如果玻璃行业要保持生命力和前景,就需要转变思路,适应市场的新趋势,积极投入技术和资本,提高竞争力,创新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