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房市场上,经常会有一些消费者抱怨自己买到的房子价格高于这个房子的备案价格,而开发商则不以为然,“备案价格不是市场价格,不具有指导意义。”可是,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发现自己购买的房子价格远高于备案价格,这是怎么回事?
开发商备案价格存在漏洞
备案价格是根据不动产登记法规定,由开发商在房屋销售前向房地产管理部门报备的价格。这个价格并不是由市场决定,而是由开发商自行报备的。有些开发商会通过种种手段,将备案价格虚报或者低估,主要是想方设法减少相关税费和手续费的支出,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这就造成了备案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巨大差距。
市场调控政策影响价格
近年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于各地房价的抑制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有些地方出台了高房价调控政策,鼓励“房住不炒”,控制投机炒作,从而使得实际交易价格明显低于备案价格。
购房者对备案价格缺乏了解
对于备案价格,很多购房者并不了解。而开发商则会利用这种缺乏信息的情况,将房源价格高于备案价格,获取更高的利润。因此,购房者在购房前一定要了解相关知识,以免被开发商坑。
开发商存在炒作嫌疑
有一些开发商,在推售新楼盘时,会利用人为短缺的手段,制造“抢购”现象,举办开盘仪式、推出限量房源等方式引发民众热烈关注,并在此基础上涨价,捞取暴利。
市场需求和物价上涨
市场需求和物价上涨,也是开发商将房价高于备案价格的原因之一。例如,在一些人口稠密、经济繁荣的城市,由于大量移民的涌入,加上用地紧张、人口增长等因素,使得房价由内而外上涨,从而使得真实交易价格高于备案价格。
保护自己,支持市场正常发展
作为购房者,我们应该要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要被开发商的虚假宣传所蒙蔽,一定要认真了解备案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区别,避免在购买房子时吃亏。同时,我们也应该支持市场正常发展,不要参与房价炒作,不要成为开发商暴利的帮凶。
对于开发商低于备案价格的情况,购房者不要轻信开发商千篇一律的解释,需要自己认真了解和分析。只有保护好自己的利益,才能让购房市场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