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斗门区融媒体中心】
结构化教室、多媒体教室、
一对一训练室、感觉统合训练室,
还有户外健身区……
近日,斗门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启用!
这是斗门区首家公办
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单位。
如今,孤独症儿童
在“家门口”就能免费接受
系统、专业、全面的康复训练!
来到井岸镇龙井路434号,外观简洁大方、色彩明快的斗门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映入眼帘。
该中心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设有结构化教室、多媒体教室、一对一训练室、感觉统合训练室、家长资源室等多个功能室。
其中,1至4层专为我区0-6岁的孤独症儿童免费提供孤独症康复训练,满足特殊儿童全身心的康复训练需求。
儿童孤独症又被称为儿童自闭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等反应为特征的发育障碍疾病。罹患孤独症的儿童,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波波池、弹弹床、攀爬墙......在多彩鲜艳、造型充满童趣的感觉统合训练室,目光瞬间被吸引了。
在多媒体教室,可通过调节灯光、颜色和布景营造出四季场景,让孩子们感受春夏秋冬的季节之美。在康复训练与游玩之中,提高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感受能力和认知能力。
走上二层和三层,这里是孩子们的学习和训练区,圆形的桌子、丰富多彩的各色玩具等,充满童真童趣。
除了一应俱全的功能室外,室外还有滑滑梯游玩区、健身区等,为有需要的特殊人群提供丰富多样的文体服务。
斗门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法人代表 黄昆
综合服务中心是以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康复教育、班级主题课程和个别化干预等手段,全面发展孤独症儿童的情感、语言、行为和思维,增强孩子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9月1日,训练室里传来了阵阵欢声笑语,首批16名0-6岁学龄前孤独症儿童顺利进入该中心,开始了康复训练课程。
在摇铃鼓有节奏的旋律中,老师唱到“小尾巴在摇摇~”小朋友也跟着节奏与老师互动。
这是专门为自闭症儿童等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开设的音乐课程,通过循序渐进的音乐互动式教学,增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动作能力。
在该中心任教的蔡老师告诉小斗,正常的孩子听一遍就可以复述的句子,这些特殊的孩子却很难完成。在这过程中,老师需要把句子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最后再连起来表达。
除了上课中的教授,在玩的过程中,老师们也需要不断强化各种新词汇、新句型的运用,鼓励孩子们不断尝试表达。
斗门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蔡老师
很多孩子说不出来会有情绪,他们表达负面情绪会在地上打滚或者大哭,这时候必须要引导他们,进而让孩子们形成正常的表达方式。我们会通过评估之后来给他们做训练计划。
此外,孩子在这里还可以学到系鞋带、拉拉链、扣扣子、叠被子、叠衣服、洗碗等生活必要技能。
家住斗门的黄女士说:“以前只能每天带着孩子往返市区,到市里的康复机构,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接受系统、专业的康复训练,不仅场地宽敞,功能齐全,而且服务免费,真是太高兴了!”
“综合服务中心的启用标志着斗门的孤独症儿童可以在‘家门口’接受康复训练,意味着斗门区残疾人康复水平达到新的高度,体现了残疾人康复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发展。”黄昆表示。
据介绍,斗门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由省、市残联和斗门区政府投资700万元建设,是斗门区首家公办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单位。
目前,我区在册的孤独症孩子有60多名。接下来,斗门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还将接收7-17岁的孤独症孩子,为他们提供康复训练服务。
有需求的斗门区市民朋友们
可以致电0756-2781635、2781630
咨询详细情况哦!
“家门口”就能接受康复训练,
斗门正用专业、规范、系统的服务,
守护每一个“来自星星的孩子”。
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今日斗门”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有你好看!点击阅读▼
采写:阮姗姗
摄影:小小李
编辑、制图:李妍仪
本文来自【斗门区融媒体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