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非遗迹#
提到胖娃娃,你脑海里会浮现什么?是亲戚家的小宝宝还是哪个影视剧里的小可爱?然而在天津人脑海里,一提起胖娃娃,想到的一定是杨柳青年画。
胖娃娃可以说是杨柳青年画的代名词了,但是杨柳青年画可不是只有我们熟知的憨态可掬的胖娃娃们,还有仕女类、民俗类、民间故事类、神像类共五大类。
杨柳青年画准确的名称是“杨柳青木版年画”,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远销全国各地,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为“南桃北柳”。
杨柳青木版年画究竟有何独到之处,经时代更迭,世事变幻,依然星光熠熠?那当然是要说它的制作技艺。
杨柳青木版年画制作技艺有勾、刻、印、彩、裱五个步骤,即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最后再装裱。
前期工序与其他木版年画大致相同,都是依据画稿刻版套印,而后期制作的手工彩绘,却是费时费力,也正是杨柳青木版年画与众不同的地方。
到了彩绘这一步,需要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巧妙地融为一体,由于彩绘艺人的表现手法不同,同样一幅杨柳青年画坯子,可以画成精描细绘色彩素雅的“细活”,也可以是豪放粗犷的“粗活”,艺术风格迥然不同,再加上绘画者个人喜好,色调风格、线条运用,绘画者的个人特点在这一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因此,看似一样的年画,实则每一张都与众不同。所以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张杨柳青木版年画,这种说法毫不夸张。
2007年,杨柳青木版年画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霍庆顺出生在杨柳青的年画制作世家,经几代传承到了他这一辈儿,目前成为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传承人。
现在,霍庆顺每天的工作仍旧是年复一年的制作年画,另外还有一份身为传承者的责任,只要有机会,他都会多做宣传,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向更多的人“安利”杨柳青木版年画。
“家家会点染 户户善丹青”,这是当年杨柳青做年画的盛况。如今,虽然没有了家家户户丹青点点的情景,但在杨柳青仍保留了全部传统的木版年画制作工艺,还有很多年轻人在学习、传承这项技艺,有机会,大家可以来到杨柳青,亲自体验一下吧!
#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
文/采芹 梦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