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购房者来说,出让价格和基准地价或许是常常会听到的术语。那么这两个价格指的又是什么呢?又有什么区别呢?
出让价格
出让价格是指政府向开发企业、房地产公司等出让土地时,所定的价格。出让价格是以拍卖、挂牌或协商方式确定的,根据市场供需和土地自身的位置、规划、面积等因素来决定。在房地产交易中,出让价格是开发商购买土地的成本价格,同时也是房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准地价
基准地价是指土地在没有进行任何开发和改造时的价值,也就是说它是未来在土地上进行开发和建设所需的代价。基准地价是由国家、省、市、区设定并公布的,其设定经过公平、公正、公开的程序进行。基准地价的制定是以城市规划、控制土地总量、调整土地结构、服务市政等因素为基础的。
区别
出让价格和基准地价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政府和开发商协商定价,属于市场行为的体现;后者是按照行政程序规定的土地价值,反映了国家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方向性要求。
意义
对于购房者来说,出让价格和基准地价都是需要关注的因素。出让价格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整个楼盘房价的水平;而基准地价则是房产税、征地赔偿等政策执行的基础。
最新动态
目前,全国各地政府已经发布了2021年土地出让计划,其中不少城市的出让价格较去年有所上涨。例如,北京市2021年土地出让计划出炉,拟出让土地面积1562亩,出让金预计达到1049亿元,同比增加了50%。
出让价格和基准地价是房地产交易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房地产市场和购房者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出让价格和基准地价的意义及差异,可以更好地帮助购房者做出正确的房产购置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