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美工区
创设感受美、表现美的小天地,投放资源包中的幼儿操作卡,供幼儿自主创作;提供资源包中的多种彩纸、扭扭棒,以及各种纸张、油画棒、水粉颜料等,供幼儿装饰美化与家人的合影照片等;利用墙面创设涂鸦墙,满足幼儿自主表现的欲望;设置幼儿作品展示台、展示袋等,供幼儿陈列自己的作品,即装饰美化环境又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每人一个收纳袋,内放资源包中的各种材料,如扭扭棒、彩纸、绳子、剪刀等,既便于收放,又培养幼儿自主整理物品的能力。
桌垫下放置已完成的美术作品,既给幼儿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又供幼儿同伴间互相欣赏与学习。
(4)表演区
创设医院、娃娃家两个角色扮演区,投放各类娃娃、玩具餐具、医药用品等材料,满足幼儿对不同角色扮演的需求。
在娃娃家放置一个榻榻米,让幼儿更有“家”的感觉、同时放置一个小帐篷,供幼儿在小帐篷陪娃娃睡觉,或与好朋友说说悄悄话,给幼儿提供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
小医院供幼儿体验医生的职业(班级有部分幼儿的父母为医务工作者),并在图片的引领下模拟医生、护士的工作流程,地面的脚印表示区域的容纳人数。
(5)建构区
提供资源包中的扭扭棒、游戏棒、绳子,以及各类积木、积塑等,并请幼儿、家长一起收集多种大小不一的瓶罐、纸盒等,供幼儿开展建构游戏。幼儿利用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材料,有意识地垒高、拼插、排列、延长乃至组合建构,促进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建构区墙面张贴建筑物、建构方法说明图和幼儿建构作品的照片,给幼儿参考和启发。
(6)生活区
通过“我会擦嘴巴”“我会漱口”“喝水”等图片的呈现,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利用脚印标识图,引导幼儿养成合理放置物品和排队的习惯;利用墙面的系绳游戏,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活动室和盥洗室过道充分利用空间,口杯按格摆放,墙上悬挂布袋放置日常用品,班级制度上墙,其余用品分类放进柜子,摆放整齐。
饮水处张贴“今天你喝水了吗”的图示,结合晨检牌的颜色设置取水量的提示,红牌的表示需要多喝水。
幼儿床底下的小脚印表示将脱下的鞋子放于此处。
储藏室用柜子、架子等物件有序地收纳物品,并贴上标识,方便取放。
地面的脚印是开餐时指示幼儿排队的标识,黄线前面的绿色脚印代表取餐,黄线后面的黄色脚印代表等待。
(7)运动区
运动区充分利用墙面创设投掷小游戏,并在地面上设置了两行不同距离的小脚印,既作为投掷的起点标识,同时也给幼儿设置不同的难度挑战。
充分利用空间,在走廊地面粘贴“跳房子”方格图,墙面悬挂塑料高跷、毽子、拉力带,投放小推车、沙包、飞盘等材料,满足幼儿的多种运动需求。
悬挂的高跷,自制的推车陈列架方便幼儿自由取放,摆放整齐。
三. 吊饰
在玄关处,布置与春相关的环境,供幼儿感受季节特点。
在窗户的护栏悬挂木、布结合、供幼儿练习编织、扣扣子、拉拉链、穿绳的玩具,锻炼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