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造型演变、绘画发展和人、民俗、家具文化的历史变化诸方面为参照,红木家具的修复与简单的家具修理是两码事。修复是承传并创造美的过程。修复过程也是审美的认识过程。一片漆,一个榫头的做法,一块木料的变化,都凝聚着修复者的认识和审美修养。
逐渐了解认识古家具美的过程,激发智慧的过程,知美懂美谈论美的过程,也是继承和创造的过程。
一块木料的风化记录了沧桑的历史,漆的演变凝聚了古人技艺的精湛,从远古到现在每个时期漆的演变都凝聚了人类对文明的认识。形制符号既是人类对造型的认识,也是一个演变发展的过程,明式家具以最少的语言发明出最简洁的审美意识。元代家具的雕刻语言,凝聚着这一时期人们对造型的理解——高雅而神秘。明末清初家具舒美的线条,铸就了文人墨客简洁舒朗的生活方式,清中期之后家具造型繁复,设计多于创作。
一件家具有独具的艺术性,使用场所及身份的契合是其重要的精神关照。古人先哲曾言:之观物先神而后形,凡物我感应,莫先乎神交,无神虽视亦无睹。固然名贵简洁的黄花梨家具境界至高,木材不过是载体,如资料运用适当,又有神形之美,加之精湛奇异的工艺就必是绝唱,工艺精美形制高古,整体造型有其绘画感的古艺术品家具使人惊叹不已。诗意言志,乐乃心声,文以载道。欣赏一件有魅力的家具如同欣赏一曲音乐、一张画、一帖书法作品。
红木家具修复也是一个与朋友们交流的过程。一件有时代特点的家具,一座残破精美的石雕,一幅没有落款而画意精湛的作品,都携带着一个故事和许多背景。古人把精美的家具艺术品流传给后人,让人们能够看到和体会激进文化积淀的丰厚。有的学者,有的设计师,能巧遇精美的家具真是兴奋至极,探讨价钱已不是重要的问题,能收藏一件有品位的古艺术品才是向往。
一个成功的人和有审美经验的人购买家具,能让你从内心想为他喝彩。懂得艺术之美不分内行外行,家具识别的专业知识只是一种手段。审美更重要的是随同着你认识,随同着你生活。予人机会而不是积累,有经验的人才能从中悟出艺术之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