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总投资1.2亿元的萍乡经开区东壁大学生创业园正式动工。在没有动工之前,这里是东壁村村委会办公楼。为推进乡村振兴,腾出这块“黄金宝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东壁村委会已经将办公地搬到附近的安置房里。
信息日报/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李桂明文/图
萍乡经开区社会发展局负责人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方针之首,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在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还能给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让广大农民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盘活村级集体资产 东壁村委会主动“挪窝”
东壁村位于萍乡城区建设东路末端,总人口2000余人,是萍乡经开区社会工作管理三局下辖行政村。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其中4个小组已城市化,另外3个小组尚未开发建设。尽管区位优势明显,但村级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全靠房屋等集体资产出租获得一年约50万元的收入。
11月7日,建筑面积48000平方米的东壁大学生创业园正在火热建设。创业园前面是车水马龙的319国道,左侧是萍乡大型建材家具市场——华美立家建材家居广场,右侧是相关政府单位和住宅小区。
东壁村委会村干部刘建萍介绍,原先的村委会办公楼一共4层,建筑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但是办公楼前后左右的空置土地却有12亩之多。“这里区位优势明显,是一块‘黄金宝地’,村委会‘占据’此处办公,浪费土地资源的同时,也影响集体经济发展……”
在上级党委的引导和带领下,以及乡村振兴等对口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帮助下,东壁村两委班子“穷则思变”,他们的第一场硬仗,就是要盘活村级集体资产。村委会办公楼占着“黄金宝地”既不能产生社会效益、带动广大村民发家致富,又不能产生经济效益,改善村里基础设施,提升村民福利待遇。因此,村两委班子决定,只要有好的项目,只要能盘活空置的土地,村委会办公楼随时可以搬迁“挪窝”。
2020年5月,经过层层申报,东壁大学生创业园项目获得批复后,又获得了国家有关部委专项资金6500万元。此时,为了让项目尽快上马,东壁村早将独栋办公大楼拆除,并将办公地址搬至了附近的一个村民安置小区里。
闲置土地建大学生创业园有望促就业增收
今年9月,东壁大学生创业园正式动工开建。
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资金来源分别是上级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项目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000余平方米,共计25层,其中地面23层,地下2层为车库。
信息日报/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李桂明文/图
据悉,这栋大楼建成之后,有望解决周边部分村民就业问题,增加村级集体收入的同时,可以成为当地大学生的创业平台。为村里带来租金,为地方带来利税,这是经济效益;解决村民就业,为大学生提升创业平台,这是社会效益,更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
在社会工作管理三局境内,除了正在建设的东壁大学生创业园,该局党委还先后谋划光丰电子商务大楼、光丰双创大楼等建设项目。目前,光丰电子商务大楼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约100万元。
经开区15个村集体经济 经营性收入均超10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萍乡经开区积极将“三农”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推动落实,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理出盘活资产、用活政策、建立平台等发展思路,积极探索适合的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区15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超过10万元,其中10万-50万元9个、50万-100万元2个、100万元以上4个。
萍乡经开区有关领导介绍,“面对村集体资源资产综合收益率不高、运营不善的问题,我们大力支持各村充分利用地处城市中心、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等优势,盘活现有集体资产,全面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登岸村万龙大厦通过公开招租方式,引入上海锦江集团全国连锁凯里亚德酒店进驻,租金由原来的每年50万元提升至243万元,租金整整翻了近5倍。”
来源:信息日报
图源: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李桂明文/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