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蹬着人力三轮车拉走了最后一车旧家具后,就坐在明光路上发呆。李忠开着电瓶三轮车拉了一车旧家电路过明光路,看到好朋友朱东后就急忙刹车停在了路边。他招呼朱东说:“老朱,你坐在这里发愣干啥?”朱东面无表情的看着李忠,突然嚎啕大哭起来。在李忠的一再追问下,他痛苦的说:“我2010年就来枣园村做生意了,现在村子要拆迁了,我刚有起色的生意又做不成了。这几天,老婆也闹着要和我离婚,你说我该怎么办?”
李忠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劝慰朱东,他只好在附近的小超市买了两瓶白酒,二个人坐在路边望着已被拆迁了一半的眼前的枣园村一边碰瓶痛饮,一边嘴里骂着:“都说来枣园村好淘金,好淘个屁!淘着淘着钱没有了,媳妇也快成为别人的了。”
枣园村,地处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街道办纬二十八街周围,东起文景路,南至方新路,西到明光路两侧,北至纬三十一街。村内房屋林立,商铺众多。尤其近些年发展成为了北郊较大的旧家具、旧家电市场。每日不但人流如织,各种拉货的三轮车挤满街道两侧,而且各种小作坊生产噪音不断,弄得整个村子乌烟瘴气的。
老张坐在自家房屋的门前,发牢骚说:“现在的枣园村都成了啥了?有两股淘金势力存在。一股是参与村里项目的挖金公司,一股是在旧家具、旧家电里渴望淘金的生意人们。我们只能靠出租几间房屋生活,以后不知道村子将变成什么模样?”
赵俊同样为以后的出路发愁。他在枣园村里开了一家服装店,远离家乡本希望借此改变自己穷困的面貌,但现在村子已经拆迁了,他损失很大,没有资金再东山再起,他有可能要离开西安回老家去了。
薛莹也是在家乡亲友们来枣园村“淘金”的热潮的带动下,来到枣园村创业的。她三年前在枣园村里开了一家面馆,专门为下苦力蹬三轮车、搬运家具家电的外来人做手工擀面。凡是来她店里吃饭的顾客,她都给的份量很足,价格也很优惠。这次村子拆迁了,她找不到合适的店面,就准备离开西安先回老家种地去。在火车站,她遇到了同样曾经在枣园村开理发店,现在无业也准备回家的张鸣。
旧人相见格外亲切,张鸣激动地说:“我是你店里的老顾客,很想念你做的手工擀面。你准备回老家吗?”薛莹也激动的说:“我也是你理发店的老主顾了,在你店里理发快三年了。现在西安已经没有我的立足之地了,我只能回家种地去。”张鸣说:“你回去就可惜你的手艺了。今天我们在火车站相逢看来是天意,我准备回荆州重开理发店,如果你愿意和我一起去荆州,我给你投资开手工面馆。我们那里手工面馆很吃香的。”
四目相对,薛莹看到张鸣的真诚和爱恋,她感动了,退掉了回老家的火车票,购买了和张鸣同车的火车票。她把自己未来的命运交给了一个认识三年的理发师,她相信天下饿不死手艺人!
在车辆内,薛莹看到越来越远的西安,禁不住流下了眼泪。张鸣安慰说:“我们曾经都做过西安的淘金人,以后有机会我们还要风风光光的再回来淘金。”
2019年夏天开始,枣园村拧紧了拆迁更新改造的发条。时至今日,村子已经彻底不存在了。那些曾经在枣园村“淘过金”,或者曾经在该村租住过的人们,现在在哪里?你们还过得好吗?
秦岭少侠原创作品,请勿盗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